第14章 西北周边_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
笔趣阁 > 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 > 第14章 西北周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章 西北周边

  对于指挥使这个名称,唐人并不生疏

  因为此前就是有过的

  唐末虽然藩镇众多,但有一支军队,是从来不设节度使的

  那就是归朝廷直属的神策军,故而神策军的指挥官,就是指挥使,而非节度使,比如此前的李茂贞,就是神策军指挥使,当然了,最新消息,人家被调为金商都防御使了。

  但那是禁军啊,类比为李业的效节军,相当于“皇帝的衙军”,不设节度使是能够理解的。

  可李业这次,却不止是衙军不设节度,而是外镇,也不再设立节度了。

  这不仅仅是一个职务称呼的改变

  不设节度,便没有开府建牙之权,也就是说,至此以后,虽然符、杨二人外出,也是统帅大军,但却不能像以往藩镇那样,自辟僚属,但凡官员任命,只要是有品阶的,都必须要先送往灵州用印方可。

  既然不能自设僚属,李业还专门给“都指挥使”一职,设计了一整套行政机构。

  确切的说,它叫都指挥使司,除了都指挥使外,下设佥事、判官、参军等职,如有副署,则称为同知。

  嗯,怎么这么眼熟呢?

  也就是此时的军队,没有啥千户、百户的说法,而是都将、队正,否则

  但这也不难理解,自晚唐以后,藩镇遗风一直流毒不浅,其实真正系统解决这个问题的,还真是明初,虽说那一套并不算完美,但起码有一定借鉴价值。

  当然,现在李业是不敢让自己手下军士,不发军饷去种地的,敢那样做,估计他自己第二天就得完蛋,这年头军人是特殊食利阶层,可不是什么弱势群体。李业想要坐稳位置,就得把这些军大爷们好好供着。

  但对基层还不好直接动手,可对于高层,李业自问掌控力还是很强的。

  所以只能先由上而下的慢慢改变

  设立都指挥使的另一个意味,就是军权和政权的分离

  既然是抄作业嘛,抄一点是抄,抄两点也是抄,老朱同志头发多,不怕薅。

  李业以小舅子崔舣为秦州刺史兼陇右布政使;韩群为凉州刺史兼河西布政使,统管两地民政。

  倒是没有按察使,也不是因为不想,而是人手不够。

  加上兼任朔方布政使的敬翔,看似杂乱的凉国十二州,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域。

  但这个过程,又并没有以新的“小藩镇”设立的方式进行,而是依旧保持灵州中央的绝对掌控力。

  酒肆之间,除了军政学堂的学员,还有不少商人、士子之类。

  他们有些是因为商机而来,凉王下诏,废除十二州间,所有商税关卡,从此以后,但凡入境商队,无需向以前那样,每经过一地,从这个小军阀,到了另一个小军阀地盘,就得重新上贡,虽然明明都是在同一个节度使治下。

  而是只需入境交一次,出境交一次即可

  这里的地界,指的是从陇州、原州(凤翔、泾原虽然名义上不属于李业辖地,但实际上在平灭李昌符、朱玫后,已经将手申了进去),一直到凉州,两千多里的整个商道。

  于是乎,来自蜀中、江陵,乃至于岭南的商贾们纷纷闻风而动。

  有人听完学员们,杂七杂八的消息后,感叹道

  “如此一来,日后这凉王治下,怕是没有藩镇一说咯!”

  却也有人道

  “亦不尽然,那些军头平时如何做派?怎生凉王这般言语,他们就心甘情愿的不闹腾受管束?我看日后难免要出乱子的!”

  坐间,几名军政学堂学员讨论完,就看向其中一人

  “郭教官以为如何?”

  其人正是郭崇韬,他原本是学员,跟随刘鄩战后,倒也受了提拔,在秦彦部任了队正,倒是没有和李业南下平朱玫,稳当练了一年兵,又被调回学堂,只是这回是担任教官。

  郭崇韬闻言,稍稍沉吟思考,而后道

  “大王与诸将军各有恩义,尤其是符、杨二位,断然不会辜负于大王,但下面嘛......这就是大王为何要设我等军政学堂的缘故了。”

  “这还与我等相干?”

  “当然相干!”

  郭崇韬果断回答道

  “以前藩镇之间,是大军头套小军头,任你节度使如何强龙,却是压不过地头蛇的。大王就是要趁着河陇十二州,俱皆是新附之土,本没有什么军头,就算有,也被杀干净了。”

  “然后才好重新安排我等这些,在当地没有根基的学员为军官,又兼轮替之制,再加以军政分离,方才不至于各自分裂。”

  众人听完这番分析,俱皆觉得有理

  当然,作为未来的军官,他们更关心的还是另一件事

  “如此一来,岂非三五年内,都不会再动刀兵?那我等将士,岂非没了建功之机?”

  这才是武夫们最关心的事情,虽说平常逢年过节,也会有赏赐,但哪里有参加战斗后的赏赐来得多呢?

  郭崇韬闻言失笑摇头

  他今年才十八岁,但在众学员乃至于教官间,却屡受赞誉,颇有威望,盖因其人,不只是弓马娴熟,知晓军略,而且对于政治也颇有自己的一番看法,属于文武双全的那种。

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军政学堂是一年班的,眼看他们第二期马上就要结业,分派到各军担任基层军官,自然是关心这个了。

  “你们也不用担心,东边中原虽不会再打,但内里和西边的事还没有了呢。”

  “朔方、河西、陇右三地,都有大量党项、吐蕃杂蕃,虽然被大王光复,但境内部落依旧势大,届时大王必然是要对这些人用武的,尤其是党项人。”

  “除此之外,夏绥的李思恭,归义军,恐怕也没怎么太平,北面的回鹘,难道就会消停?用武之地,还多着呢!”

  王府之内,归来后的李业,好不容易能得闲,陪妻儿一两月

  崔瑛一身月白色襦裙及腰,生育之后,更显少妇姿色,把刚刚睡着的孩子,交给身侧侍女,婉然笑着对一旁正在案前练字的李业道

  “郎君明明满腹经纶,怎么少时没有练过笔墨?”

  说起来,崔瑛婚后也逐渐发现,自己这个夫君,并非寻常武夫,恰恰相反,颇有见识,比自己见过的大多数士子都强,对于什么历史旧事,也是通晓,还屡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。

  明明是读过书的人,但让人忍俊不禁的,偏偏一笔字跟鸡爬狗抓一样,就像没用过笔墨似的。

  现在有了空闲,李业也专心下来练练字,免得以后当了皇帝,还是鸡爬狗爪就有些丢脸了,人老朱进了南京,也知道学习不是。

  只不过实在丢不下脸去找老师教,变干脆抓了自家娘子的壮丁

  夫妻之间,执笔习书,自然是别有一番趣味,但崔瑛并非寻常女子,二人言语之间,很快就涉及到了正事。

  “郎君可知归义军的事?”

  “何事?”

  李业好奇

  崔瑛解释,原来此前,按照协议,归义军那边派了驻灵州的官员,唤作李明振的。李业自然是要设宴接待,席间,其夫人屡屡有向崔瑛抱怨,诋毁张淮深,替张淮鼎鸣不平的。

  考虑到李氏是归义军的“外戚”,李明振就是张淮鼎的舅舅,不免让人有些遐思。

  李业闻言,稍稍沉默

  喜欢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: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书海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stoc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mstoc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