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五十七章 公开成交金额_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
笔趣阁 > 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 > 第五百五十七章 公开成交金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五十七章 公开成交金额

  而天后宫那里,已经拜了一早上的陈慧英,听到广播后,再次对着妈拜了起来,最后放了一串千响的鞭炮。

  广播的时候,有些陈家村的人也听到了,没多久后,他们村也知道,李多鱼把鳗鱼卖出去了。

  陈家村码头那里,有人感慨道:“幸好当初跟下沙村和解了,不然现在真的没脸见人啊。”

  也有人着急道:

  “你说,这李多鱼啥时候才肯教大家养鳗鱼啊。”

  有人摇头道:“鳗鱼这么赚钱,他怎么可能现在就教我们。”

  一位去年跟着李多鱼养海带赚到钱的海带养殖户说道:

  “就算真教你们怎么养,你们有胆子养吗,隔壁镇那家海欣鳗鱼厂那么强大的团队都养不起来,咱们还是别想了,好好搞海带就可以了。”

  “没错,还是先养海带吧。”

  陈家村这两年的发展,大家是有目共睹的,村里已经有不少人盖起了新房子,渔船数量也翻了一倍多。

  排名也从万年倒数第一,一下就冲到了前八的位置上。

  大家现在都很有信心,只要再给他们几年时间,说不定能冲到前三也不是不可能的。

  但这里面有个很大的前提,那就是李多鱼肯带着他们一起赚钱,今年养殖海带,他们就是听了李多鱼的话,提前把海带收起来了,这才躲过了一劫。

  如今在“钱”的作用下,陈家村这边的村民都非常尊重李多鱼,甚至比他们本村人更为尊重。

  陈家村理事会那边,有个老人说道:“对了,李多鱼到底啥时候才会来祠堂祭拜啊。”

  陈慧英的一位五叔说道:“我那个侄女说了,李多鱼不姓陈,属于外姓,不好来祠堂这边祭拜的。”

  理事会会长陈元善皱眉道:“这有啥啊,这孩子也是,当初那么的叛逆,现在怎么又变得如此死板,又不是让李多鱼认祖归宗,只是让他来拜一下他外公,这有啥不行的。”

  听到这话后,在场所有人都看向了这位会长,貌似以前最守规矩的,就是他吧。

  一位老人揭短道:“我要是没记错的话,当年就是你不肯让陈慧英回祠堂祭拜她父母的。”

  陈元善尴尬笑了笑。

  “一时有一时的规矩,但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,现在是特殊情况不一样的。”

  “切,少来了,谁不知道你家今年打算直接搞两百亩海带,你这摆明想跟李多鱼打好关系啊。”

  随着一车车鳗鱼运往北岚领码头那边,岛国运输船上的工作人员也忙碌了起来。

  他们的设备明显要比担担岛的好很多,船上不单有吊臂,还有专门用来运输的大塑料桶。

  这次负责统计的还是二哥李耀国,陈文超和石头他们则负责打下手。

  吃完饭后,小岛纪夫在船上再次检查起鳗鱼来,发现李多鱼这个鳗鱼养得是真好。

  每一条鳗鱼的重量控制地非常好,差不多就是在半斤左右,且都非常的健康。

  哪怕经过运输,再放进运输船的活鱼池里,依旧是活蹦乱跳的,一点都没受受伤的样子,这批鳗鱼苗比去年的那批还要好。

  他自己本身也是养鳗鱼的,可他自认真的没有李多鱼养得好,得知李多鱼还有五口鳗鱼池没打算捕捞时。

  小岛纪夫不由说道:“李桑,真的不能多卖一点鳗鱼给我嘛?”

  李多鱼也没拐弯抹角,直接告诉对方:“另外五口鳗鱼池里的鳗鱼,去年就已经被人给预定走了。”

  小岛纪夫自信道:“我相信,我们国家收购的价格是最高的。”

  李多鱼眉头一蹙,突然认真道:“小岛先生,我想你应该也不愿意跟一位不讲诚信的人合作吧,要是真有人出价比你高,我是不是应该把鳗鱼卖给他。”

  听到这话后,小岛纪夫怔了几秒钟,随后毫不犹豫地向李多鱼弯腰道歉:“万分抱歉,还请原谅我的无礼。”

  几位领导见对方弯腰道歉后,当场就傻眼了,毕竟弯腰道歉,在国内属于非常严重的事了。

  可李多鱼却有些习以为常了,毕竟两地民俗不一样,岛国人的腰和下跪并不像中国这么重要。

  李多鱼接着说道:“对了,有件事,我要提前告诉您一下。”

  “李桑,请讲。”

  李多鱼也没有隐瞒,将今年出口的海带,没有去年质量好的问题说了出来。

  小田纪夫听完后,对李多鱼更是佩服,忍不住赞叹道:“李桑,你是个非常让人敬佩的合作伙伴。”

  李多鱼笑了笑。

  其实,他才不愿意对他们说,自己跟他们相处了将近二十年,对他们的性格了如指掌。

  经济好的时候,他们就有一套奉行的准则,更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全世界最守约最严谨的国家。

  而当经济不好时,底线就很容易被突破,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,他们做不出来。

  很多时候,素质跟人的关系并不大,但绝对跟钱有关系,人只有在有钱时,才会去考虑素质这个问题。

  生活温饱都成问题时,连个等红绿灯的时间都没有,还谈啥素质不素质。

  而小田纪看完李多鱼的海带后,发现确实比去年差了点,可对他来说,这依旧属于上等的海带。

  “李桑,这海带质量还是不错的,咱们还是按去年的价格收。”

  当同行的翻译人员,将这句话翻译出来后,在一旁围观的那些海带养殖户,脸上就跟开花了一样。

  有人甚至拥抱在一起,要不是李多鱼正在跟那位岛国人聊天,有人真恨不得冲过去亲李多鱼几口。

  就鳗鱼运上船,外加统计之类的,差不多就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,至于海带则是第二天才会装船。

  而那些领导也跟了一整天,李多鱼本以为,流程都走完了,合影、采访之类的也都结束。

  第二天,领导们应该就不会来了,可没想大多数领导还是来了。

  有些人对李多鱼最终成交的价格非常感兴趣,就比如陶县长,就一直很想明确知道。

  李多鱼这些鳗鱼最终卖了多少钱,能给县里面带来多少的外汇额度。

  第二天。

  电视台的那位女记者陆小雨,微笑着问道:“李主任,咱们报道专题的时候,这个成交金额要不要公开?”

  李多鱼思考了番,以前的他怕仇富,怕被人惦记,所以就低调了点。

  可现在谁不知道他是个老板,且非常的有钱,已经没必要藏着掖着了,你越是低调,别人反而越是好奇,不如就大大方方告诉他们。

  再说了,不把成交金额公开,领导们怎么刷业绩啊。

  “没问题的,可以公开。”

  有着月牙眼的陆小雨,忍不住说道:“这条新闻播放出去后,大家估计真的会被吓一跳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stoc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mstoc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